当前位置:主页>资 讯>安全动态>

社交网站成隐私泄露温床 个人信息保护需筑法律屏障

  社交网站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吃到了可口的美食、和好朋友一起踏青游玩、家人聚会的温馨时刻,我们早已习惯了把这些愉悦的心情用文字或图片发送到社交网站,和更多好友分享幸福喜悦。但你是否想过,这样的举动或将导致自己的隐私泄露?

  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。近期,便有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地兜售起社交网站的“偷窥”服务,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。

  社交网站成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温床

  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们分享沟通的重要平台,然而在我们友好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在无意中透露个人信息。不少社交网站都提供加密或验证好友的功能,通过这些手段,能有效防止一些我们不想让陌生人看到的信息被泄露。

  然而,随着技术的发展,网站的加密功能已不能阻断一些不法分子的窥视。“只要22元,不是好友也能查看”、“强制加好友”、“相册、日志随便看”……近来,不少网店开始出售强制查看网友信息的服务,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就能换来对他人隐私信息的“查看权”。

  在一些电子商务网站,当你输入“非好友查看”时,就能搜索出十几家光明正大出售此项服务的卖家,这些商户都在明显位置标注着“强制加好友”、“主页浏览”、“非好友查看”等标识。有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,发现这些商户提供的服务确实能够实现,只要支付22元,卖家就向其提供了一个账号和密码,登陆该账号,你就能看到你所指定的社交网站某个账户的全部信息。商家甚至还宣称自己是从社交网站拿到的账号,具有“VIP权限”。

  这类服务的出现给社交网站用户敲响了警钟,我们曾以为极具安全性的加密网络空间可能已被人一览无余,而那些“非好友查看”服务的买家究竟如何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,更是让人非常担忧。

  技术漏洞及法律不全致个人信息频遭泄露

  加好友必须要经过本人的验证,窥视隐私的人究竟是通过何种渠道,绕过了这项技术障碍,强制加好友并查看个人主页的呢?技术漏洞首当其冲,网站在个人信息的设置方面不够完善,一些社交网站隐私设置分布在数个页面,相册、日志的浏览权限均要设置,这些本应是防止“非好友查看”的最后关卡,却因存在操作复杂等问题,而失去了其应有作用。同时,现如今黑客技术也在不断提升,一些社交网站在技术维护方面并没有太在意,技术屏障没有及时更新,使得黑客有机可乘。

  社交网站的内部管理或存在问题。正如商家所言,他们是从社交网站拿到的账号,某网站的技术人员也表示,强制加好友,人为操纵的因素很大。社交网站的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谋利,将具有权限的账号出售,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,那么社交网站本身也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。网友选择在社交网站上开通个人主页,社交网站就有义务为用户保护隐私,确保用户隐私不外泄,泄露、贩卖个人信息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  法律不完善助长了贩卖个人信息的嚣张气焰。一些用户发现自身信息被泄露,但在维权过程中却遭遇种种困难。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取证难,赔偿标准也难以确定,花费了大量金钱与时间精力依然无法实现维权,这让想要维权的用户打了退堂鼓。

  信息安全保护有待立法完善和网站自律

  随着越来越多网友加入社交网站的大军,如何构筑安全屏障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,是每一个电子商务、社交网站都要思考的问题。提升技术门槛,加快技术革新,是社交网站在技术上需尽快实现的,而不是等到信息泄露时才想着修补技术漏洞。除此之外,还应加强社交网站内部管理,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素质,在内部建立预防用户信息泄露机制,加大对员工泄露信息的预防教育与惩罚,让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,由内到外构筑安全屏障。

  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迟迟未出台,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没有相关法律作为后盾。同时,因维权成本较大使网友在面对信息泄露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,一些商家就是看准了这一情况,气焰十分嚣张。因此,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定制,提升技术手段,降低调查取证的难度,提高对信息泄露的惩罚力度,给不法分子以有效威慑,以法律权威为用户互联网安全护航。

  信息泄露不能只惩罚个人,包括社交网站在内也必须受到惩罚。据报道称,2011年4月,索尼PS3有7700万用户信息遭窃,索尼正式道歉并对用户做出补偿,有消息称索尼将赔偿245亿美元。在国外,企业、网站泄露用户信息必须付出高额的代价,这就促使企业、网站自觉做好信息保密工作。而在国内,正因为网站和企业缺少这方面的压力,所以他们并未将维护用户信息提升到一个思想高度,只有让信息泄露的社交网站付出高额代价,才能驱使网站真正用心维护用户隐私信息。

  作为用户自身,在使用社交网站时应避免过度泄露个人隐私,发布信息时需更多斟酌考虑。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时也需提高警惕,定期更换社交网站密码,定期检查个人设置,不要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,提高信息安全相关知识,从自身做起,保护隐私信息。

(责任编辑:)

分享到:

更多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  • 微笑/wx
  • 撇嘴/pz
  • 抓狂/zk
  • 流汗/lh
  • 大兵/db
  • 奋斗/fd
  • 疑问/yw
  • 晕/y
  • 偷笑/wx
  • 可爱/ka
  • 傲慢/am
  • 惊恐/jk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资料下载专区
图文资讯

由蜜罐引发的物联网安全小谈

由蜜罐引发的物联网安全小谈

最近几年,物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四处圈地,凡联网之物都能被黑的恶名也如影随形...[详细]

女子傻眼:银行卡刚存30万,瞬间只剩400

女子傻眼:银行卡刚存30万,瞬间只剩400

个人信息被泄露,在这个年代,好像已经屡见不鲜。但昨天,记者从海曙检察院听闻了一个...[详细]

黑客针对香港的网络攻击中利用了新型的IE浏

黑客针对香港的网络攻击中利用了新型的IE浏览器0day

微软公司在昨日修复了漏洞(CNNVD-201508-429),但攻击者已经在进行水坑攻击的过程中利...[详细]

骗子植入手机木马的10大招术:看完你将会“

骗子植入手机木马的10大招术:看完你将会“百毒不侵”

一、冒充移动客服10086 此类案件中,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移动客服10086向不特...[详细]

滴滴打车有漏洞 淘宝买个软件免费打车

滴滴打车有漏洞 淘宝买个软件免费打车

近日,重庆晚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,不法商人用黑客软件刷券在淘宝网销售,声称只要几元...[详细]

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